隨著能源消費的不斷增長和能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,傳統的電表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能源管理的需求。無線遠傳電表的出現填補這一空白,為能源管理提供了更為便捷和高效的解決方案。
無線遠傳電表作為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具有實時監測、遠程抄表和數據管理等優勢。采用無線通信技術,將電表讀數通過無線信號傳輸到數據中心或監控中心。通常采用無線傳感器和網絡設備進行數據采集、傳輸和處理。無線遠傳電表可以與智能電網系統集成,實現實時監測和數據管理。
1、電能計量模塊(Metering Unit)
功能:精確測量用戶的用電量及相關電力參數。
組成部件:
電流互感器(CT)或錳銅分流器:檢測負載電流。
電壓采樣電路:檢測線路電壓。
專用計量芯片(如ADE系列、CS系列):將電壓、電流信號進行采樣、計算,得出有功/無功電能、電壓、電流、功率、功率因數、頻率等參數。
特點:精度高(通常為1.0級或2.0級),穩定性好,抗干擾能力強。
2、微處理器(MCU/CPU)
功能:電表的“大腦”,負責數據處理、邏輯控制、通信調度、事件記錄等。
作用:
讀取計量模塊的數據。
執行費率計算(如峰谷平分時計費)。
管理存儲單元。
控制通信模塊的收發。
處理異常事件(如失壓、失流、竊電報警)。
3、存儲單元(Memory)
功能:存儲電能數據、參數設置、事件記錄、歷史數據等。
類型:
EEPROM/Flash:存儲永9性數據,如電表地址、通信參數、校表數據,掉電不丟失。
RAM:用于臨時數據處理。
存儲內容:
當前及歷史電能量(日凍結、月凍結數據)。
電壓、電流、功率等瞬時量記錄。
開蓋記錄、編程記錄、停電記錄等事件日志。
4、無線通信模塊(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)
功能:實現電表與數據集中器或主站系統之間的無線數據傳輸。
天線:外置或內置天線,用于發射和接收無線信號。
5、電源模塊(Power Supply)
功能:為電表內部所有電子部件提供穩定的工作電源。
供電方式:
交流供電:從被測線路取電(如220V/380V),經變壓器或開關電源降壓整流。
電池供電:內置鋰電池,用于停電時維持時鐘、存儲器和部分通信功能(如停電上報)。
雙電源設計:主電源(市電)+備用電池,確保斷電后數據不丟失、事件可上報。
6、顯示單元(Display)
類型:LCD(液晶)或LED數碼管。
功能:
顯示當前電量、電壓、電流、功率、時間、費率等信息。
顯示通信狀態、報警信息(如“Err”、“Lo”)。
支持按鍵輪顯或紅外喚醒查看數據。
7、輸入/輸出接口
脈沖輸出接口(S1/S2):
提供電能脈沖信號(如1600imp/kWh),用于校表或連接其他設備。
控制輸出接口(跳閘/報警):
可連接外部分斷器(如磁保持繼電器),實現遠程通斷電控制(費控電表)。
紅外通信接口:
用于現場手持終端(抄表機)進行本地數據讀取、參數設置和調試。
RS-485接口(部分型號):
支持有線通信,作為無線通信的補充或備用通道。
8、外殼與端子座
外殼:阻燃材料(如PC/ABS),具備防塵、防水(IP51或更高)、防竊電設計。
接線端子:用于連接進線、出線及通信線,要求接觸良好、安全可靠。
9、時鐘模塊(RTC)
功能:提供精確的時間基準,支持分時電價(峰谷平)、定時凍結數據、事件時間標記。
特點:內置高精度晶振,停電時由備用電池供電維持走時。
10、安全與防護模塊
加密芯片(如ESAM):用于數據加密、身份認證,防止數據篡改和非法訪問。
防竊電設計:開蓋檢測、反接檢測、強磁干擾報警等。
過壓/過流保護:保護電表內部電路。